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下) 束股



      慶賀恩師祥且健,  三餐豐泰步履堅.
      十方士女因緣會,  載譽聆訓立跟前.
      師長傾囊傳博學,  生輩受用享連年;
      重憶校園春風沐,  聚散彈指話昨天.
      於斯寶劍懸高閣,  鯉躍龍吟可魂牽?
      魚雁輾轉四方達,  門庭踵接領教鞭.
      樓臺杯盞清別緒,  頭箸葷素敬尊賢.
      敘文殘章托雅興,  舊曲繞樑感飄然!
      有幸今宵陪末座,  感懷時空變萬千!      
      亂語無物懇見諒,  書香淺滲暖心田.                       
24/9/2005
不經不覺離開中學校門已經三十年了, 幾位舊同班同學聯絡上三位當年執教的老師, 不辭艱辛, 四方傳達訊息聯繫, 於`鯉魚門某海鮮酒家舉辦了一個飯局敘三十年之舊, 雖僅僅廿多人附會, 亦已湊足兩圍大席; 有幸叨陪末座, 一睹師長慈顏與久未相遇的舊同窗, 互道近況, 閒話淺談! 三位老師皆精神健旺, 思維清晰, 手腳便捷, 髮雖斑白卻談吐流暢, 實難能可貴; 我輩同窗年歲亦快知天命了, 頂門微亮稀疏偏灰白, 從背後觀之, 確實難評與師長們之年歲差異?
席間同窗, 於求學時期盡皆認識, 卻並非交心摯友; 更經過多年未聯絡的漂白而覺生疏, 祇有點頭微笑握手, 寒喧問侯, 話題則點到即止, 硬是覺得多年來於無形中已築起壁壘, 話題全都表面虛浮, 對話祇因大家都不想時光虛渡而留白! 各人多年遭遇的迥異, 包括工作的經驗與歷練, 商場上的翻騰起跌, 生活或婚姻的變異, 夫妻、子女相處的融和問題, 一大堆的思想包袱與對私隱的警覺性, 使大家變成像初相識的普通人一樣, 顧忌多多; 祇剩一位從事推介基金業務者, 滔滔不絕於本行範疇話題! 可幸還有一位從事藝術設計的同學, 日間工作而夜間授徒講學, 心中有團赤火, 言談熱誠真摯而不造作, 於本位育苗, 發光發熱, 實難能可貴!
老師們對我的印象, 多從我反覆描述往事而稍微勾勒出過往的點滴回憶, 或虛應故事作結, 他們的教鞭就像隨身多年的寶劍一樣, 早已解甲高懸於家中, 午夜夢迴或許憶及年輕時於校園的點滴前塵; 但更理解老師們數十年來, 所教導過的學生多如牛毛, 加上當年小子發福膨脹逾倍, 兼且未老先衰, 又怎可能從思緒湊合出當年映象? 對他們要搜索枯腸, 實屬苛求, 當應自責!
這闋「樂府詩」是以鶴頂格行文, 每句首字併合為: 「慶三十載師生重聚於鯉魚門樓頭敘舊, 有感亂書」, 當天於席間交與大家傳閱.
後記:
從老師口中得知`金耀永老師已移居`加國, 身體健壯, 安享天倫, 可喜可賀!……在中一時教導我聲韻原理, 對偶平仄, 於文字運用啟蒙的 `袁老師, 不幸於十多年前因癌病離世, 頓覺心中悵然, 她的音容風範長存深緒, 於今行文念及亦茫然若失, 憾甚!
如今, 我告訴自己, 以後也不再參加這類形的活動了! 既與這些同學間又談不上是交心知己, 各自顧忌, 窒礙多多而不暢, 話題空洞無物, 見面曾如不見. 其實這些都是其次, 最難接受是知悉某位老師, 甚至是某同學的離世噩耗, 每憶及前塵往事定必鬱悶一段日子, 倒不如充當駝鳥, 掩耳自欺吧!
*                       *                        *                         *                         *                       *
題中話:
這三步曲標題為: 「破題」、「承題」與「束股」, 這三個詞彙是出自所謂「八股佬」之「八股」是也; `元、明、清三朝之科舉考試制度, 是一定要以「八股文」方式作答, [國子監] 所出試題通常從古籍中尋找一句詞彙, 如出題為:「氣若幽蘭」. 考生作答就要道出, 是出自`建安`曹植之「洛神賦」, 或加某段或全句列出為:「含辭未吐, 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 令我忘餐!」這組答法稱為「破題」; 跟著再發揮文墨, 承著試題脈胳思考, 去完成其他「七股」! 當然, 題目是沒有這麼淺白的, 多從古籍, 如`四書五經`道德經`山海經`孫吳兵法等等古籍, 尋找艱深詞彙去出試題; 碎語休煩, 不贅.「八股」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前股」、「中股」、「後股」與「束股」!
28/01/2008

6 則留言:

  1. 詩庫,不要說三十年,畢業後幾年,可能是受社會風氣感染,重聚後發現其實不少同學的心態亦已變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S U 君:
      社會這個大染缸內存在著各色不同染料, 穿過的人, 各帶一身獨特色彩, 絕難融合!

      刪除
  2. 八股原來是這些。讀書時趕上文革,經典的東西都被革去了。古語數典忘祖,今人多不知有典,亦不知祖。可以說是民族的悲哀。

    回覆刪除
    回覆
    1. 清虛君:
      文化被人為漸次湮滅, 殊可惜也!

      刪除
  3. 詩兄:
    如你所說,分別了這麼多年,就算一年見一次面的親戚好也好不多少,由何況是那遠年的同窗呢!
    也如你說,老師或同學要搜索枯腸去想起自己,亦真有點難為他們,除非當年的你是響噹噹人物?

    回覆刪除
    回覆
    1. 恕兄:
      人情如紙, 古今亦然!
      要一位七、八十歲之長者從數十年人海內去搜捕滄海之一粟? 確實有點兒那個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