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5日 星期日

使命

 

夏至端陽去    斯人佇舊居

遙觀青廟寂    放目老林衰

妙韻遺殘律    名城化廢墟   

浪濤篩道學    潮汐闡興頹

 

人工智能 (AI) 研發已如單程票 (one way ticket),弩強箭發,幾已毋回頭路矣!年來,世上幾許財閥、科技界巨擘如 Bill GatesElon Musk 等早出口術,慎防他朝人類未能駕馭超成熟之AI,導至全人類反被操控,將有極大危機甚或覆卵之亡?此說可有言過其實、危言聳聽乎?暫且……有待時間佐證!惟……說出這話之人皆非信口雌黃之輩,全屬洞察力、領導能力過人,於界別及世上均極其有影響力之輩。

 

猶記霍金 ( Stephen Hawking ) 教授在世時曾說過一事,乃人類切記不可向宇宙招手 (發放訊息),此舉乃非常危險;緣起系外文明絕非人類思域所能想像、認知與洞悉,正如井蛙焉能觀物外?此談與AI 不停研發之後果大有不謀而合之憂慮耶!

 

科技、科學於末學皆為遙不可及之象牙塔,祇能以一己之愚昧去妄且猜度他人之見,去坐享前賢得出之成果;好待回眸身側物事,有否賴以借鑒循規,取其利而免重蹈失誤覆轍為戒。人類與生俱來之潛意識,驅控著人生步伐,去改善生活、探索未知、克服危困、征服險阻、駕馭規範……等等一切難題,以有限生命代代承傳去突破無窮障礙。這是意義?使命?

 

年來,極地探險從未間斷,參與南、北極,珠峰、K2……等精壯旅人傷亡百以千計,惟參與者卻未有稍緩,適時於冰洋登陸,直闖極地中央;或於高原峰嶺下紮營候命,靜待天氣許可時趁隙上攀、登頂。凡此種種,這是意義?使命?

 

近日,深海觀光團一潛不返,旅客永逸於萬呎淵洋,可有以此為鑑?末學敢信經時日洗滌,再作甚麼徹底研發、改進、安全審查等公關舉措後,定必後有來者,甚或前仆後繼。那邊廂,Elon Musk 之太空旅遊業正方興未艾,搞和得如火如荼;預約訂票之富豪亦早已大有人在,靜待實驗無誤後擇日出發!如是者,這是意義?使命?

 

發財、立品乃儒學一家之說,為美化品格之謊言,把發財打壓成原罪之悖論,有違現世經濟學之本質要義。某些人於錢財不缺下,以不傷害他人之前題下去滿足一己潛意識之探索精神,甚或以生命去解開心結,他們愚昧嗎?他們之情操你又懂得嗎?或許……這是意義?使命?

 

補白:

 

不少尋常百姓與科學、經濟達人以探索未知為人生終極目標;政客則以權力去侵略鄰邦、攫奪資源、欺壓人民、破壞生態……為權謀之術。成王、立品在儒學並無曉以大義;卻有君臣、長幼、師生之層壓犬儒教化?嗯……脫節之老皇曆矣!敢信人類未來一定會團滅,在未被 AI 取代前已被環境破壞、生態失衡、天氣反常、地緣戰事、病毒叢生去輾壓至精光殆盡。地球洗牌,並非危言聳聽,乃恒常規律,應泰然處之,生命並非以財富、權力或長短去衡算,相信是以活得無悔作指標!

                                                                                                        文行於  25/06/2023

 

16 則留言:

  1. 文中有些用詞稍難理解。

    「潛意識」一般指不自覺的驅使意欲,使行動者做出當時他自身或外人對之都不能解釋的行為,或直稱其是莫名奇妙的盲動,故只能事後反省、分析才可臆度其可能因由。但文中所涉的行為如「探索精神」、求知、好奇(以至求名求利求權求色求聖之類),都是自覺的、有意的,鮮稱其出自潛意識---唔知點解咁做。

    這篇帖文不避哲問,我斗膽也不避對文中最後一語「相信是以活得無悔作指標」表示一點懷疑。人可以放得下自己被別人傷害的種種,但能否對自己軟弱而傷害了(或冇拯救)別人的種種?人愈對人生認真,道在糞中,就愈對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敏感而沉入反思,所以天主教神父對人之將死會幫他們做懺悔(confession)。我們很難活過一生而冇遺憾。我以為,並非僅僅「盡己」便可以冇悔,放得下自己受傷,放得下別人受傷嗎?「成頭係血,當佢冇事」,笑中爆淚,因為做唔到。人生是這樣被拋擲的。

    P.S. 前題→前提(premise)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貴兄:
      潛意識係無預知下之內在反射行為,就例如行街時遇到男人當街打女人時,不是幫女人拖就是食花生拍片或報串,大部分行為估都估到啦,又何來事後警省?十多年前,近黃昏時我與一位女朋友行經貨倉門口時,突然有三隻唐狗衝出來起擒噬埋來,事出突然,我當時一手拖著女朋友安於背後,登時向個狗頭伸腳過去,帶頭個隻即縮,其餘兩隻亦收步,但三隻狗都湧下、撲下咁狂吠,我就護著身後女士,不停出腳亂掃,有幸踢出條生路,褪下褪下咁走出佢地地頭,無樹無幹!這刻回想,其實有好多選擇,但那刻反應興許是出於街童之潛意識吧!
      文中所述之情操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或極其凶險都甘之如飴,這種深層次探索舉動,非突發性,幾許就是潛能驅使了!至於寫到權力慾、貪婪等是與此種情操作對比,增說服力。話說回頭,有些大奸尻好似白羽毛咁,真係出於潛意識,仇恨心態係根植,奸到無朋友。
      天主教係歡迎懺悔之宗教,入得教堂就懺得其所了,神父並非近彌留至出現。此舉緣起自耶穌被釘十字架時,佢對身旁兩個同受釘刑者都是作出如是舉動,鼓其導人信主之舌,結果有一半收穫。
      兄臺對任何事抱有懷疑態度我都會尊重;對事物態度如何我亦無從置喙。成世人無遺憾搵鬼信咩!人生悔恨有好多,但將佢減到最少,有好多事唔夠膽做或唔去做,事後(手泵春)者無數,因此以無悔作指標就是唔好蝕咁入肉,輸少少食番餐作為一己之人生目標!
      前提係有典出,但我想講係主題或題目,而提是提要並無題咁實在,現今寫前題、前提之人數都係五五波,情感上題字較感覺良好少少。請諒!

      刪除
    2. 詩兄:

      在心理學家佛洛伊德之前已有學者提出subconsious研究,subconsious當年譯為「潛意識」、「下意識」,後來佛洛伊德的研究做出更多成績,並捨棄subconscious的用詞而改稱unconscious,譯為「無意識」,漢語界偶爾仍保留「潛意識」的譯語,但指的是unconscious;而subconscious這修辭仍舊在文學圈保留著,多指一種習慣性反應,卻並非無意識行為,只係反應快速得不假思索而已。

      佛氏將意識(conscious)分為三層,他用冰山做類比,海面上可見的是人的「意識」,自覺的,只是冰山的一角;第二層是「前意識」(preconscious),介乎意識與無意識之間,喻為冰山與海面接觸的那一小部份,在潮漲潮退時忽隱忽現,簡言之其有時未被察覺,但透過回憶或專注聯想,可以將其推上意識層而予以考查檢討;第三層是「無意識」(或留譯「潛意識」),喻為深藏在海水裡不見天日的龐大區塊。

      「潛意識」神秘而不可見,但當人的意識休息下來,放下種種理性壓抑,例如睡眠,潛意識便以偽裝或變形的樣態,化身為夢裡事物的某些象徵,迂迴、曲折、委婉地呈現出來,所以佛氏有所謂「夢的分析」的研究。除了釋夢,我們日常用語還有所謂口誤,正稱「佛洛伊德式漏嘴」(Freudian slip),指口誤者不自覺地說出了久受壓抑的欲想。

      佛氏對「潛意識」的探討,多是難以驗證其真假或是否有効,故有不少學者稱其研究是偽科學,不值一談,但「潛意識」學說很受文藝界、文化界歡迎,我們就看過不少奇幻驚慄的電影大書特書潛意識,描畫得似層層,觀眾連呼過癮,票房祝捷。確實,能否驗證真偽未必重要,比如哲學,其無數概念、主張,都無從驗證,但絲毫不影響哲學思辨的發展。

      你提到驅狗一役,是你的動物性求生本能,不學而能,或戰或逃(fight or flight),任誰遇上都是一樣反應,「本能」一詞足以解釋,故毋須訴諸什麼你個人的潛意識。相反,如果你不自覺伸手讓狗咬,愈痛愈開心,如此異行反而事後須予分析解釋,譬如,或說,這是因為你童年時累死了一頭無辜狗,你耿耿於懷,寫文委婉地懺悔過一次,可心裡未安,並壓抑著那剌痛,後其隱沒在潛意識裡,今回遇狗,潛意識驅使你借機補償,你受罰了,因果拉平,心反而安了,童年那事才真正放下了。以上才算是反溯潛意識作用的樸素嘗試。

      「前題」是生造的,是筆誤;「前提」則是一個邏輯論證的專門術語(technical term),指達至結論(conclusion)前的一堆先要考慮的條件。由於漢字可取字面義(literal meaning)來併構新詞新解,很多人不解「前提」這術語便以「前題」乃previous statement之意來辯護,但看上文下理,其「前題」都是指(1)討論一事情的先決條件,或(2)應該先注意的部分[1],簡言之,就是指隨後開展的討論務必注意的準備條件,若忽略則容易離旨。我見過報紙寫錯,電視報幕寫錯,但那是專有名詞,不應亂改。

      註一:
      國語辭典【前提】
      https://tinyurl.com/y95ckhbv

      維基【前提】
      https://tinyurl.com/2yehzrtx

      刪除
    3. 貴兄:
      以弗洛伊德理論教化式洗版留言,敢信閣下定為其信徒,奉其言論為金科玉律,但那又如何?不獨學者們,就算愚昧如末學都係唔 buy 佢!兄臺引言:<第二層是「前意識」(preconscious),介乎意識與無意識之間,喻為冰山與海面接觸的那一小部份,在潮漲潮退時忽隱忽現,>此言實有商榷?不獨冰山,祇要任何船隻也好或黃鴨亦好,祇要物體能浮於海面上,而又有浪湧的話,除時都察覺到分水線(食水線)上下方之波浪式隱現部分,而非引言之:「潮漲潮退時忽隱忽現」, 根本完全唔關潮汐漲退事,係「浪湧」~~ 係浪湧呀!除非冰山於潮漲時被沖至淺灘擱淺,待潮退時就不祇甚麼引言中:「冰山與海面接觸的那一小部份」甚至分水線下那絕大部分都現形,這才是合理化之科學條件舉證。

      至於本能反射又怎可以和潛意識或上等號?隻狗噬埋來我伸腳撐佢,是求生本能,但其他人就未必了,那刻脫身後我問身旁女朋友,妳當時之反應是甚麼?她說是時如果祇有她一人,她說跑又跑不掉,祇會企定定硬受,她甚至嚇至不懂尖叫、呼救,這莫非是求死本能?似乎又未必喎?她求生慾很強,甚注意健康,愛惜自身,為了健康時不時辟穀斷食,為乜?長壽些吧!其實都係想回應兄臺所言:「任誰遇上都是一樣反應,「本能」一詞足以解釋。」至於拙作街童中,童年時與同儕用箭射傷、射盲過一隻門口狗,令至佢畀主人宰殺而祭了五臟,你唔提起,我此刻都忘記得一乾二淨,我有甚麼懺悔你都聯想得到?服了!真係不禁令我莞爾、失笑!

      前題的確係新彙,正如「仔」字,以前都係用「崽」,子女而非仔女!這是廣府話成彙,大家都接受;又如眼睛,舊日是眼眸、眸子,粗俗就說招子,現今問小學生眸子是甚麼?他們未必懂,但眼睛就一定無問題了,所以 send 咁多條「前提 link」來又如何?寫前題一般都可接受,在行文筆快之前提下,寫成前題相信都無傷大雅,你接受唔到我都無能為力,祇有尊重!

      刪除
    4. 詩兄喜愛漢語詩詞,我猜你自然喜歡文字,講究如何使用得準確優美,所以我才提出你的「潛意識」「前題」兩詞可能有誤解誤寫,這純粹是你我文人交流,把字言歡的相聚而已。

      我豈是佛洛伊德的信徒?但他太有名了,我們都會主動讀一點關於他的學說的書,不至於有識者提到時我們自己戇居居跟不上,尷尬嘛。我們也主動讀點馬克斯主義、毛澤東思想、孔、孟、老、莊、韓非、厚黑學、十分鐘發達之術、Playboy、中國史、世界史之類,數之不盡,卻又焉能稱我們是以上諸君諸書的信徒呢?

      冰山三層的類比,是佛氏自己提出的。你認為用「浪湧」對「前意識」的顯隠作喻更好,亦無不可;「喻」(figurative language、metaphor)本來只是象徵說法、方便說法,目的在指引讀者理解重點概念,後人都可建議更貼切的喻。不過我須補充,你想像的冰山是懸浮在海裡的漂塊,但佛氏的冰山則可以是勾連著南極大陸某邊陲,山腳連著地表,名副其實從海底豎起的一座巨山,只有披滿冰雪的山峰露出海面,不會移動,所以潮漲潮退對其起著作用。無論冰山是浮是植,是浪是潮,都只是喻,重點概念是意識有三層,而藏在海下的「潛意識(無意識)」巨大無倫、深不可測,這是佛氏的重點。

      我提到你的童年事,那驅狗與門口狗兩事,都涉狗,成為兩事中介,於是我順手拿來作潛意識的分析示範,那簡析當然是拿著玩,粗糙的、隨意的,事實上你驅狗一役沒有伸手讓狗咬,對不對?但我設定你伸手讓狗咬這種異行,卻方便我示範潛意識如鬼魅般上身當事人做怪行以解釋終極因由,不是嗎?所以呀,對潛意識的討論、分析,很多學者就不屑一顧,因為都可以亂吹,難以反駁和證偽。我前帖已經講過,不少學者認為佛氏的學說是偽科學,如果我是佛氏信徒,又怎會提「偽科學」來損他名聲呢?但我藉著那個簡析,希望可以讓你想想你原初對「潛意識」有否誤解誤用。

      你提到女朋友那次反應,我會留檔,謝謝。我過往看恐怖砍殺片無數,片中女性受害人遇害都是呆站、尖叫,待人救,然後兇手一刀插死佢;這幾成公式。後來這十多年,荷里活改了公式,女角會反抗,沉著,佈陣,將兇手斬到一舊舊,大快人心。例:《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系列電影的終章。

      最後,網上閒筆「前提」「前題」冇所謂,我提出來只係以為你鍾愛文字之美,活到老學到老,如果我誤會了,請諒。

      刪除
    5. 貴兄:

      自從放下書包後,直至今天,末學從來都係一個「手作仔」,年齒漸長,崗位變了,從:學師>中工>師傅>小判>老屎忽中漸次蜕變,可言行依舊粗口爛舌,時至今天,萬變不脱本行,乃一介粗人,日中潑點敗墨於網海,亦屬粗鄙無題,卻幸存丁點自知之明,一己絶非「文人」,這二字可望而不可即,從未敢攀附、逾越!

      末學妄猜兄臺為弗洛伊德信徒,乃從仁兄以其海量信息下達,致生誤解,懇諒。至於貴兄代弗氏釋出「冰山」之三層结構,在下實茅塞頓開。惟......於末學認知中,冰山並非從水中凸出如小丘而根植於海床之巨形山體?冰山從來都是從兩極冰原與大海接觸處,因氣候、洋流(current)、板塊移動至冰原龜裂,或因冰川流動,把巨大冰體從冰原主體或冰川近海口位甩離入海漂流之物體之统稱,冰體物理上輕過海水,就算北極如斯大面積,都衹是厚冰層浮於北冰洋上,北極各處更無山丘之稱謂,亦無根植於冰洋下之结構,衹有冰層厚薄而已!鐵達尼號撞上冰山而沉沒,正正是從北極甩離而漂浮之大冰體。因此,弗氏引證倒不如生活化點,以大樹、古樹等物於山洪、激流冲擊下,露出平常藏於泥土下之小部分作二層解説,再以其深層根部结構作三層「無意識」之辯解更來得親民及生活化?畢竟......名家就是愛耍模稜,要被人篤爆!

      攀峯、深潛、探地洞等健兒,他們事先均有周詳準備,知道非常凶險,甚或無命,他們並非因突發本能反射而為,他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又......那來一股推動力?末學就以潛意識作搪塞,此文因泰坦號遇事而釋出觸機行文,卻引至兄臺大費筆墨蔫文雅正,罪過!罪過!文繁墨贅,誠此一謝、再謝!

      刪除
    6. 詩兄客氣。又,我原文「冰山則可以是勾連著『南極大陸』某邊陲…」,說的是南極,某角落凹陷但延伸遠處凸起成峰露出海面遙看自成一座冰山。北極的中心是一片海洋(北冰洋),非我所指。

      若以大樹古樹為喻,樹幹衝天枝葉繁茂,跟佛氏所指的那少少的自覺意識可能不相襯。佛氏認為理性所支配的自覺意識只是冰山的一角(水上部份),只佔山座的小比例,而潛意識(水下)則可能深不見底。又,以樹為喻,可顯可隱的前意識便難予象徵,總不能說泥土會忽升忽降吧?

      還寫兩句。描畫潛意識的電影很多,例如主角有多重人格,有時表現為成人殺人犯,有時是名少女,有時是隻能飛天遁地的怪物,時男時女,時老時嫩,這些人格可以互不相識,或相識而互相仇恨,非常可怕。前意識起著什麼作用呢?當當事人被深度催眠後,潛意識被誘導到前意識而呈現出來,大家才發現其中的多重人格,一切謎團開始解開。也有電影描畫透過科技或藥物進入某人夢裡(潛意識),夢裡有夢再有夢等,例:《潛行凶間》(Inception)(2010)。佛氏的潛意識學說向文藝圈影視界提供了豐富資源。

      有些學者視潛意識可胡吹,亦有些宗教學者認真研究潛意識。例如佛學派別有唯識宗一系,認為人有八識,第八識稱阿賴耶識,極可能與西方心理學的潛意識有關。以下是張澄基的《佛學今詮》的4頁截圖。書約是我80年代末買的讀的,現在全都忘了。怕這裡有臥虎藏龍的讀者責我引荷里活電影的胡鬧而輕忽潛意識的學問,所以補些學術截圖,真心我都唔識,沒有能力討論佛學觀點;拋書頁純自保戴頭盔。

      https://cutt.ly/iwyMwRP6

      https://cutt.ly/xwyMelxW

      https://cutt.ly/1wyMrtUS

      https://shorturl.at/fvxCF

      刪除
    7. 貴兄:

      其實以冰山作比喻乃弗洛伊德而非閣下,這點應是非常清晰耶;查……弗氏乃生於167年前而卒於84年前 (享壽83歲),他出生於歐洲內陸捷克某處,成名於奧地利,晚年因躲避納粹逼迫,擇卜倫敦至終,畢生都是游走於歐洲,再擴闊少許,儼然就是一位根正苗紅之北半球人。以是時資訊、科技、攝影、政治、戰亂……等因數下,時人對南極洲之認之相當匱乏,弗氏貴為心理學家而非地理學者,他對南極洲之認知肯定不如今天貴兄閣下,這點仁兄亦無須謙虛否認。

      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沉沒乃發生於111年前,那刻弗氏為56歲,正值有名有望之學術泰斗,他一定知悉此起意外是碰上從「北極」南流而至之「冰山」,此點亦無容置疑。以此思維推敲,弗氏理論引證之冰山絕非仁兄所言:「冰山則可以是勾連著『南極大陸』某邊陲…」之說?至於「冰山則可以是勾連著『南極大陸』某邊陲…」興許是仁兄杜撰成「冰山」而已,代弗氏註釋一些連弗氏也未認之之南極地貌乎?

      眾所周知,跟車太貼乃很危險。末學忽發奇想,倘如 Fast & Furious 之劇情般神勇,詩公穿越蟲洞至十九世紀末,一野飛身跳上弗洛伊德之馬車上,伸腳將車伕撐落地,扮勁操縱韁繩,但……相信會立刻炒車!詩公死就一世,唔死就大半世,該死唔使病;惟……有幸詩公戴了頂與手足常用,黃鴨咁色之地盤帽(安全帽) ,執番條老命;那時弗氏出行祇載上瑞士阿爾卑斯高山綿羊毛精製之紳士帽而非頭盔,遂橫死於街頭。唉……弗洛伊德死得真係好、很冤枉呀!

      以大樹、古樹作比喻有失弗氏所言之框架,對!主場係佢,球證乃閣下,錯在於末學,打就要企定定,要認!那……以凸出海面之礁石、近岸之小島作喻又如何呢?潮退時,附於礁石分水線下之海苔、海藻、小螺、藤壺……等物自必無所遁形,另有天地!這說法可有違弗氏之框架呢?倘若沒有,礁石、小島一定沒有「冰山」作例證般「離地」,亦不用兜得一塌糊塗,但……名家之想法又豈非貴兄與末學所能瞭解及望其項背!

      補白:

      地球有永久凍土,亦有永固冰洋,可惜 global warming 肆虐下,以上兩者已愈來愈少了!百多年前,北極冰層極厚,破冰船要衝破開冰層方可於北極南面游弋;但今時今日,北半球冰層薄了不少,夏天時冰層自然地龜裂,空出很多航道,理論上,破冰船甚至可從阿拉斯加啟航,穿過北冰洋水道,繞過俄羅斯北面駛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二十世紀初,圍繞南極洲之冰洋大部份為永固冰洋,南極洲近岸之冰體永遠連著平坦之海冰,不管月球之引力有多強大,潮汐漲退都起不了任何作用,那裡永遠都是一望無際,踏踏實實之海冰平原。我對冰山及冰原之認知及解說亦到此為止了。

      刪除
    8. 詩兄,謝謝你查證資料,你我都會學得更多。好。

      據維基【南極】,其稱「1820-1940年代間,各國探險家相繼發現南極大陸的不同區域,英國、新西蘭、德國、南非、澳洲、法國、挪威、智利、阿根廷、巴西10個國家的政府先後對南極洲的部分地區正式提出主權要求…」。

      佛氏遲至1856年才出生,卒於1939年,他一定知道有南極大陸。他的第一本著作是《夢的解析》,申論潛意識,出版於1899年。

      今日無數心理學、精神分析之類的概論書(包括中英維基)例用冰山之喻,我嘗試找佛氏任何原著(英文翻譯)來查看他如何立喻,竟然發現,根據這篇報導:"Where did Freud's iceberg metaphor of mind come from?",原來佛氏所有發表著作裡無一提及冰喻!哈哈。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633371/

      據"Where"考查,冰喻可能有兩個來源。一是佛氏的德國同行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比鐵達尼號在1912年才撞上冰山早死了25年),他授業時早以冰山為喻,卒於1887,比佛氏《夢的解析》之出版又早了2年,大概是,潛意識之研究在當時德國屬顯學。另一來源是美國心理學家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6-1924),估計他引過Fechner之喻來介紹佛氏理論。

      冰山之喻很好理解,後來為眾人所用,此喻從此跟佛氏分不開了。

      其實冰山之喻不關乎此物來自南極抑或北極,浮的,至少水下區塊深極有譜,而連著地表的則深得恐怖,這視乎用喻者到底想將潛意識刻畫得多深邃。老實講,我覺得「浪湧」或「潮汐變化」都適合。詩兄今以岩礁為喻亦很貼切。

      又,以潮汐變化來描畫前意識的顯隱並非我才用上,譬如以下小書《心理學什麼:一天十分鐘,讀懂成語和人心》亦是。(截圖,畫紅線處)

      https://cutt.ly/ewuqAN3i

      另外,南極有潮汐變化嗎?有。

      《潮汐影響南極冰原滑向大海的速度》
      https://e-info.org.tw/node/17886

      (2006年12月21日,摘錄自12月21日路透社奧斯陸報導)
      「一項20日公佈的研究顯示,潮汐會影響到比荷蘭還大的一塊南極冰原滑向大海的速度,在海平面高度和全球暖化的拼圖中,意外地補上一塊。研究說,南極西部的路德福特冰流(Rutford Ice Stream)每天平均向大海滑動約一米,但這個速率會在兩個禮拜的潮汐周期中,上下波動20%。

      潮汐每天約有兩次漲退潮,但也會在兩周一次的周期中,於太陽、月亮和地球排成一直線的時候,出現高「朔望」潮(spring tides),而在太陽和月亮與地球形成直角時,出現低「弦」潮(neap tides)。「如此巨大的冰會對這種海潮有反應,顯示出南極冰原對環境的改變有多麼敏感」英國南極探勘組的冰島冰河學家哥德蒙森(Hilmar Gudmundsson)在刊載於《自然》科學期刊上的報告中說。

      其他冰流的速度也可能跟著潮汐改變。他說,南極的冰受到上升海平面和全球暖化影響的電腦模擬,現在必須將潮汐這個因素也列入其中。」
      (引錄完)

      刪除
    9. 貴兄:

      前人於180至200多年前方開始發現南極大陸並作最初步探索,跟著就顯露出人類貪婪之真身,各國都想把他據為己有,當然不得逞,退而求其次下各樹主權於南極洲,欲將南極洲來個分豬肉;希望他朝能從中攫取資源,如斯舉動莫非能代表時人對南極洲有多大認識?……伽利略於4、5百年前發現土星環、木衛1、2、3、4……等天體,直至到弗洛伊德風華正茂時都有2、3百年了,末學祇能說弗氏於其認知中是知道有這類天體,但箇中細節探究就祇是一位「門外看」,因為他並非天文學家;同樣道理,從發現南極洲至弗氏成名時僅五、六十年,正如貴兄說他是知道有南極大陸這個隱世地域,但……對箇中認知也衹是一位「門外看」而已!因為他專長於博大精深之心理學世界,對南極洲之認知一定不如兄臺,甚至弗氏對「冰山」之定義亦非如貴兄所杜撰之:「冰山則可以是勾連著『南極大陸』某邊陲…」之解說!

      詩公每晚熟睡後都會發很多夢,全都是彩色夢,大多睡醒後就忘記得一乾二淨;詩公昨夜當然也有造夢,可睡醒後卻竟然記得相當清楚,歷歷在目,於此嘴碎說出箇中夢境,以璨貴兄一笑!夢境若下

      <我(當時約十三、四歲左右)與一位兒時街童在一對一踢球,踢輸球者要輸一盤(24支)可樂;開波後,我餐餐扭過佢起腳射門時都發現個龍門畀球證搬歪幾呎或撳扁幾呎?唔係柱邊出界就打飛機一飛沖天?永不中籠,我著晒火咁屌個球證話你玩撚晒啦,我唔撚刮你地,你兩條撚樣踢尻埋佢喇!點知個球證話:「個波係我借畀你地踢,個場又係我睇,個籠我鍾意點搬就點搬,由北極搬去南極都仲得啦,豬西!揪你又唔夠我揪,速速擺低汽水錢,咪撚走數,唔係就執你一鑊金!我係明撐呀弗德佬(我對手) 你又吹得我撚脹咩!」我反應係將個波抽埋去佢個袋度,哈!竟然Bingo!之後就笑住咁醒左。>完!

      刪除
    10. 詩兄,猜1492年哥倫布到達(發現)所謂新大陸(美洲)應是大新聞,隨後多國前赴後繼造成歐洲強權掠奪和殖民美洲的第一波(1492-1500,維基【美洲殖民】)。

      同樣,1820年正式發現南極大陸亦會是大新聞,隨後多國相繼成功到達南極不同地區都會受到歐洲人關注,也才會有較後10國宣稱其所到達的地區有領土主權。

      不必對南極洲認識夠深才可將南極之類語彙掛上口邊,一如不必要求今日師奶們都獲取了大學的金融財務學位才可讓她們吹水和炒賣股票,對不對?

      其實我前帖提到南極大陸,因為其地理比北極圈更神秘更兇險,可以有更多想像,夠過癮。

      我喜歡潮汐的高低,但其對浮冰或會浮的冰山影響很少,浮冰會隨海水高低而自動高低,隨了浪湧拍打在同一水平線外,難有潮汐下可有幾米高低及稍久的顯隱,所以我選擇了冰山腳植到地表的設定,不能移動,潮汐才可發揮影響。我用喻只是這麼一回事。

      這條片不錯。
      《南極和北極,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兩個地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SIeOlIqu0

      刪除
    11. 提供一些連著地表的冰山圖片。這些冰山在南極大陸西邊陲,其實是不會移動、包滿冰雪的群島,叫比斯科群島(Biscoe Island),1832年由英國船長發現,見維基【比斯科群島】。

      https://cutt.ly/zwup1pkY

      原圖來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37342890@N04/41080466412

      更多不同形態的比斯科群島冰山見:
      https://www.sciencephoto.com/keyword/biscoe-islands

      P.S.
      更正:7月1日凌晨帖寫:
      「(Fechner)他授業時早以冰山為喻,卒於1887,比佛氏《夢的解析》之出版又早了2年」,應是「早了12年」才對。

      刪除
    12. 貴兄:

      倒望是夜入夢後能把上蔫之圖文轉與弗洛伊德雅鑒;癡人說夢,夢又何如人生?今晨忽發浪興,匯近日共仁兄之溝通排一無題敗律,若下:

      洛水伊人何彆扭?狂吞弗德暫忘憂!

      千噚絕域潛淵探,兩極冰山馭浪浮;

      貴冑難邀卿共酌,粗人易覓妓同舟。

      魂離曲散南柯幻,笑我神遊謔足球!

      刪除
    13. 詩兄:

      「狂吞弗德」可能跟電影《潛行凶間》中人一樣,high到再醒不過來永遠留在混沌域(limbo)遊走,反更憂,恐怖咖。

      謝謝律詩。

      P.S. 再戴頭盔。上帖Biscoe Island多幀冰山照或混有漂浮的。以下布斯島(Booth Island)或其中巨礁,卸掉部份冰雪明顯見出不能移動;群島為德國探險家於1873-74所發現,見wiki【Booth Island】。

      https://tinyurl.com/25sa5wdw

      刪除
    14. 貴兄:

      頭盔何須時不時戴上?祇要24 hrs 戴著(唔剝)就是了!

      又......仁兄下達之 link ,末學也是求祈「擸下」。

      溫馨提示:大熱天時戴頭盔好很焗架!


      刪除
    15. 詩兄,我慣常不用頭盔,但這裡或龍藏虎臥,我說話還是謹慎點好,也歡迎高人搭嘴指點。祝詩兄和各讀者安好。拜。

      刪除